小微企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4-07-14 11:37:54
小微企业调查报告

小微企业调查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微企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微企业调查报告1

根据省工商联开展“进万家民企,促跨越发展”活动的要求,县工商联于今年x月初,利用半个月时间深入到全县9个乡镇对20家小微企业开展调研。通过广泛地走访座谈,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基本摸清了全县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在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建议和对策。

一、我县小微企业发展总体情况和特点

(一)总体情况

据初步统计,截止xx年底,远安县共有小微企业198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75%;小微企业职工人数xx人,占全部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完成销售收入62510万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2.8%;实现税金占全部工业企业的6%左右。

分行业看,全县198家小微企业中有:煤炭开采58家,磷矿开采15家,铜矿开采1家,煤磷矿开采占小微企业的比重为37.4%;磷化工9家,新型建材x家,机械制造8家,塑料制品4家,小水电18家,农产品加工30家。

调查情况表明,小微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创新、吸纳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衡量县域经济活力的主要标志。

我县小微企业运行状况总体上是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良好,表现为三个“进一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调查表明,我县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正常、生产线基本全部运行,企业用工满员达到90%以上,只有个别企业生产开工不足,有设备闲置现象,没有停工停产和破产倒闭企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二)我县小微企业发展特点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小微企业逐步由小生产走向大生产,从小产业走向大产业,从小市场走向大市场,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

1、依托自然资源,配套、服务支柱企业。我县小微企业既参与资源开发,又服务配套支柱企业发展,与大企业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一方面我县小微企业无一不是发挥比较优势、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90%以上的小微企业都是资源型企业。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都是围绕磷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配套发展,成为支柱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有益补充和重要配套,在服务支柱产业过程中,实现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比如河口木器厂为盼盼安居门业公司提供木方等配套产品,金祥塑料制品公司为全县食用菌产业提供食用菌袋和为东圣集团生产包装袋,一些小磷肥企业利用大企业富余的中低品位的磷矿石生产复合肥料等等,既延伸了产业链,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2、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全县小微企业分布广、市场前景广阔,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比如磷化工,机械加工,新型建材,以食用菌产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张,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聚力和品牌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成长快、活力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核心战略,推动矿山开采企业“二次创业”,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同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创业,使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大部分小微企业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二、我县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我县始终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坚持“工业立县”核心战略地位不动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民营工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远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为我县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以全民创业为抓手,激发小微企业活力

一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围绕壮大支柱产业和食用菌、鹿苑茶、冲菜、鸣凤米等地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支持创业者依托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协作配套的加工业、服务业、物流业,形成支柱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助推支柱企业格局。二是在政府电视台开辟“创业直通车”栏目,开设“全民创业网”,广泛宣传创业模范典型,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创业高潮。三是大力实施“资金回归”工程,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在外投资兴业的远安人回归家乡创业。四是深入开展自主创业培训服务。

(三)抓优化环境,为工业经济发展添活力

一是提高服务效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全面落实服务承诺,严格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二是为企业用工开展定单培训,提供用工供求信息,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三是加强协调,着力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开展银企合作,促使银行和企业成功对接,增加贷款投放量,同时积极推动财政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增资扩股,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三、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产业层次低

我县小微企业尽管发展很快,但总体规模偏小,无论是从小微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或产值的绝对额来看,还是从其占全县工业企业的比重来看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尚属“小打小闹”,没有形成铺天盖地的大气候。一是资源型企业比重过大,深加工型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缺乏,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在市场上缺乏话语权。二是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空间狭小,生产粗放,工艺简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三是现有企业转型升级路子不多,对未来发展缺乏清晰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定位。

(二)生产成本攀升过快,难以控制

去年以来,面临物价轮番上涨的压力,小微企业无力招架,特别是随着汽油涨价后,主要原材料、工人工资、物流运输费用、财务费用等大幅攀升,并且呈现跟涨不跟跌的态势,严重影响小微企业生存发展。很多企业反映,“开工开不起,停产停不起”。小微企业面临订单减少和生产成本全面上升的双重压力,陷入两难境地。有的企业虽然能勉强维持生产经营,但实属“赔本赚吆喝”。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企业主要原材料支出平均同比增长30%以上,运输费用支出同比上涨25.4%,生产用煤、水、油等费用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27%,而人工成本同比上涨20%以上。生产成本的持续攀升,严重挤压和侵蚀企业利润空间,小微企业几乎无利可图。如金祥塑料制品公司主要原材料聚丙烯xx年每吨只有9300元,今年猛涨至每吨11350元,涨幅达22.04%。惠明磷肥公司主要原材料磷矿石和硫酸今年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和14%。人力成本上涨更快,由于汽油涨价和 ……此处隐藏19632个字……压力。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使许多企业在科研上望而却步。长青公司在调研中说:自主创新不仅成本高,回收期长,而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资金投入的预期难以把握,而且资金本来就不雄厚,一旦创新研发失败,则意味着企业的失败,使企业陷入“不搞创新等死,搞了创新找死”的两难境地。

(3)企业经营者的科技意识不强。尽管企业经营者们处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与知识爆炸的时代,也在尽情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和崭新的生活,但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面对科研创新时,大部分经营者又变得犹豫和保守起来。部分企业者津津乐道于已有的成绩,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甚至于迷信经验,从而轻视创新,认为没有创新自己的企业也照样生存;而有一部分经营者既仰慕、崇敬创新,同时又畏惧、害怕科技进步和创新,因为创新会无疑促使产品的更新换代,也会促使机械设备的提前淘汰和新设备的购入,甚至还要重新培训员工,这都需要大量的投资。据调查,现有机械设备处于八十年代水平的有16个企业,大多数企业是“老、中、青”机器设备相结合。面对创新,有来自资金方面的巨大压力,也有缘于对已有产品、工艺的留恋,而在创新前犹豫起来;还有部分是由于本身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是很高,在企业经营中如履薄冰,在艰难中生存,没有余力去科研去创新,这也是客观现实。

2、外部因素

(1)整体环境不佳。从我们的调查问卷上可以看出,新化县创新的整体环境不是很好。5家企业均说新化创新的整体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地处边远,环境不优,尊重人才的氛围不浓,人才引不进,引进来了留不住等等。在新化县很大部分同志甚至是领导干部都认为我们基础差,没有从事创新的基本条件和能力,企业的研发来源应该是来源于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新化县这种中小型企业搞自主创新是搞不出什么名堂出来的;在人才引进方面,则存在薪酬、选拔、培训等人力资源制度方面的障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严重。虽然县委、政府对人才引进非常重视,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很难落实。同时,相关部门还没有掌握新化县到底亟需些什么人才,也明显缺乏相应的引进和培养计划。

(2)优惠条件过于严格。从现有政策规定来看部分优惠政策条件设置过高使一部分企业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如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规定很细很严,并且需通过省科技主管部门批准。贷款政策也同样,真正能享受的企业很少,且审批期限很长,审批级别很高,县市没有审批权限。

(3)有关部门工作有心无力。如做为全县科技工作主管部门,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难以对企业自主创新进行有效指导。因为科技部门本身职能只囿于科技,加上县科技部门科技经费很少,在企业经营者心中位置不是很突出,是个可打交道也可以不打交道的弱势部门。许多时候,科技部门的满腔热情不一定能赢得企业对科技部门的信任,而且有时科技部门的努力也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企业有什么困难也不会对科技部门倾诉和寻求帮助。很多时候科技部门根本不知道企业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在干什么,也不知能帮企业什么忙,应该怎么去帮,往往不能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如此循环往复,造成企业与科技部门相互隔绝,科技部门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想有所作为而又难以有所作为的工作乏力局面。

(4)科技中介组织发育不良。科技中介组织是科技进步推动器,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由于新化县科技工作的先天不足,科技中介组织在新化县的发育也不良,至今新化县尚无一家有模有样的科技中介组织。具有科技中介职能的事业单位县科技信息所只能勉强维持自身运转,生产力促进中心虽挂牌多年却还是一块躺在屋子中的牌子,基本没有正式运作过。而且科技中介组织在新化的门槛较高,注册资本要50万,一些想办技术中介服务的人,只好“偃旗息鼓”了,使企业自主创新少了促动器和催化剂。

三、对策与建议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要治理我们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之症,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提高全社会对创新的重视。全县上下都要树立创新意识,树立一种“后发赶超,迎难而上”的意识和“舍我其谁”的拼搏向上的时代精神,屏弃自惭形秽的自卑心理,坚定一种信念:我们需要创新,我们能够创新。从而在全县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人才引进上,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健全人才工作措施,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相关部门应切实掌握我县企业人才的需求动态,做好企业急需人才的选拔、培养、培训及引进计划,为企业的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

2、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由于全市各地情况不同实施中也会遇到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细化工作程序,规范操作流程。要明确企业申报时间和时限以及相关部门承办时间和时限,使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各尽其事,定期会商,联合办公,努力把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相关部门要多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创新状况,这样才能急企业创新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要多与“外通”,就是与新化县产业相关的科研院所、科研机构紧密联系,随时掌握科研动向,以便能随时把他们的科研成果为我所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好自己的职能作用。

3、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动机制。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明确细化政策规定,逐步放宽优惠限制。逐步降低当前部分税收优惠政策设置的条件。如“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应适当放宽并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幅度,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要大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县委、政府同时要对自主创新的企业予以重奖。

4、选拔与培养创新人才。做为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特别是尖子人才、研发工作的领军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在企业的自主创新中尤其重要。一是要努力发挥已有人才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并及时为他们“充电”,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二是要根据企业所需,想方设法引进亟需人才;三是还可以采取“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策略,去聚拢企业所需的人才。

5、健全科技中介组织。科技中介组织作为科技成果与推广应用的桥梁,它们的存在比政府主导更敏捷,对企业自主创新有重要作用。在调研中,长清公司就多次指出新化县科技中介组织的缺乏也是科技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组织。没有科技中介组织的活跃,就不会有我们县科技工作的大进步,企业的创新也会缺乏外来推动力。因此,新化县要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咨询等各方面的服务。

6、强化企业经营者的科技意识。针对企业经营者对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的现实,要着力强化企业经营者的科技意识。要使新化县的企业家们都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健康、长足、高效地发展。

《小微企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